Toggle navigation
Toggle navigation
紀錄觀點
:::
Google Search
:::
關於我們
影片總覽
All(1464)
特別企劃(0)
公告(2)
系列影片(17)
國際、政治與公共事務(186)
人文、藝術與文化(266)
食物、醫療與健康(67)
旅行與發現(18)
社會、城鄉與經濟(204)
科學與科技(39)
性別、家庭與樂齡(109)
兒少、教育與媒體(86)
司法、人權與勞工(117)
歷史、民族與認同(174)
公共電視製作(35)
自然與環境(95)
觀點短片系列(49)
導演列表
華文導演
ㄅ
ㄆ (10)
ㄇ (5)
ㄈ (6)
ㄉ (9)
ㄊ (3)
ㄌ (85)
ㄍ (12)
ㄎ (4)
ㄏ (30)
ㄐ (17)
ㄑ (3)
ㄒ (22)
ㄓ (42)
ㄔ (41)
ㄕ(5)
ㄖ (4)
ㄗ (6)
ㄘ (8)
ㄙ (15)
ㄚ (1)
ㄧ (15)
ㄨ (29)
ㄩ (2)
外文導演
A (49)
B (17)
C (33)
D (27)
E (15)
F (22)
G (12)
H (18)
I (5)
J (55)
K (15)
L (26)
M (67)
N (22)
O (2)
P (28)
R (28)
S (43)
T (23)
U (2)
V (9)
W (6)
X (2)
Y (4)
線上觀看
首頁
導演列表
華文導演
ㄌ (85)
華人導演
外文導演
:::
ㄅ
ㄆ (10)
ㄇ (5)
ㄈ (6)
ㄉ (9)
ㄊ (3)
ㄌ (85)
ㄍ (12)
ㄎ (4)
ㄏ (30)
ㄐ (17)
ㄑ (3)
ㄒ (22)
ㄓ (42)
ㄔ (41)
ㄕ(5)
ㄖ (4)
ㄗ (6)
ㄘ (8)
ㄙ (15)
ㄚ (1)
ㄧ (15)
ㄨ (29)
ㄩ (2)
狀態
ㄌ
姓名
劉啟稜
介紹
早期投入於拍攝製作旅遊節目的劉啟稜走遍各地,找尋最美的地方,在漂泊十多年後,人生閱歷磨去了他心中那份媚外的心境,靜下心來看看身邊,發現到最美的地方原來在自己所居住的台灣。不過這個美卻也漸漸在改變,漸漸被不同所淹沒,出生在阿里山上的劉啟稜,對山的熟悉以及對海的嚮往,體現在他的影片風格上。
歷年作品
歷年作品
作品年份
作品名稱
獲獎經歷
2018
《漂流》
2018年
《漂流》
全部作品
全部作品
( 1 )
漂流
「漂流」,是代表著漂在水面、隨水浮動的現代產物,也是意旨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在經過四處漂泊,最終決定返鄉創作的寫照,就如同這些海漂垃圾一樣,最終選擇停留在海岸邊。倘若把自己的高度看得跟這些海漂垃圾一樣,你就會有不一樣的視野。 回到部落進行創作的拉黑子‧達立夫,決定用海漂垃圾作為藝術創作的媒材,一切出發點都是來自於對「垃圾」的定義,家鄉花蓮港口部落的潮間帶,是他了解海洋的起點,在他小時候,這裡資源匱乏,只要颱風過後,所有孩子總愛到海邊撿拾海洋帶來的「禮物」,這些五顏六色的「禮物」是好看的、好用的,大家總是用搶的。不過這些美好童年記憶,不知何時開始,卻被現代人定義為垃圾,而那記憶中的美,也逐漸改在改變,甚至消失。是「禮物」還是「垃圾」,他開始思考著,如何用作品的形式告訴大家,這些物品從哪裡來?以及它過往的故事? 拖鞋是拉黑子‧達立夫創作的主要素材之一,他說:「我們以前不知道拖鞋是一對的,覺得撿來的那些拖鞋,這樣就可以穿,非常單純,這些印記就在我腦海裡。」他認為每一只拖鞋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代表著穿過的人曾經走過的路,它在海洋的漂移,彷彿一種警示,一切的一切,最後同樣會回到人的身上。藝術不只是一種創作或美感,也提醒、告訴更多的人,該回到最初,該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