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Toggle navigation
紀錄觀點
:::
Google Search
:::
關於我們
影片總覽
All(1464)
特別企劃(0)
公告(2)
系列影片(17)
國際、政治與公共事務(186)
人文、藝術與文化(266)
食物、醫療與健康(67)
旅行與發現(18)
社會、城鄉與經濟(204)
科學與科技(39)
性別、家庭與樂齡(109)
兒少、教育與媒體(86)
司法、人權與勞工(117)
歷史、民族與認同(174)
公共電視製作(35)
自然與環境(95)
觀點短片系列(49)
導演列表
華文導演
ㄅ
ㄆ (10)
ㄇ (5)
ㄈ (6)
ㄉ (9)
ㄊ (3)
ㄌ (85)
ㄍ (12)
ㄎ (4)
ㄏ (30)
ㄐ (17)
ㄑ (3)
ㄒ (22)
ㄓ (42)
ㄔ (41)
ㄕ(5)
ㄖ (4)
ㄗ (6)
ㄘ (8)
ㄙ (15)
ㄚ (1)
ㄧ (15)
ㄨ (29)
ㄩ (2)
外文導演
A (49)
B (17)
C (33)
D (27)
E (15)
F (22)
G (12)
H (18)
I (5)
J (55)
K (15)
L (26)
M (67)
N (22)
O (2)
P (28)
R (28)
S (43)
T (23)
U (2)
V (9)
W (6)
X (2)
Y (4)
線上觀看
首頁
導演列表
華文導演
ㄘ (8)
華人導演
外文導演
:::
ㄅ
ㄆ (10)
ㄇ (5)
ㄈ (6)
ㄉ (9)
ㄊ (3)
ㄌ (85)
ㄍ (12)
ㄎ (4)
ㄏ (30)
ㄐ (17)
ㄑ (3)
ㄒ (22)
ㄓ (42)
ㄔ (41)
ㄕ(5)
ㄖ (4)
ㄗ (6)
ㄘ (8)
ㄙ (15)
ㄚ (1)
ㄧ (15)
ㄨ (29)
ㄩ (2)
狀態
ㄘ
姓名
蔡春秀
歷年作品
歷年作品
作品年份
作品名稱
獲獎經歷
2008
《班任旅的戲偶之旅》
2008年
《班任旅的戲偶之旅》
全部作品
全部作品
( 1 )
班任旅的戲偶之旅
因為一小段《斬經堂》影片,深受感動的班任旅決定負笈臺灣學習布袋戲,1974年抵達台北,六個月後巧遇李天祿,自此結下師生緣。班任旅學習布袋戲的消息,透過媒體傳播,也讓台灣社會開始留意自己的民間藝術。班任旅和師妹陸佩玉回到法國後,成立了「小宛然」劇團。他曾多次邀請李天祿到法國傳授臺灣布袋戲技巧,李老師也鼓勵班任旅創作西方文本的作品。「小宛然」獲得法國文化部補助,到過七十幾個國家演出,也向外傳播了臺灣的布袋戲文化。「小宛然」除了布袋戲外,也發展皮影戲和多媒體的偶戲表演。班任旅以其貢獻,在2007年獲頒「台法獎」。 導演的話:法國人班任旅於三十年前到台拜李天祿為師學布袋戲繼而將台灣布袋戲傳至法國甚至歐洲, 同時也促成台灣方面重新重視自己傳統的民間,本片試著敘述並探討班任旅拜師的動機、背景和因緣,至今班任旅和他所創立的小宛然劇團仍繼續努力創作和表演。借此片記錄他以臺灣布袋戲為基礎所創作的作品和過程,他已到過七十個國家去表演,也就是說有七十幾個國家的人因看過小宛然的表演而認識臺灣的布袋戲。 為了要能忠實呈現故事今綜合各種資料 : 1.電視訪問影片、紀錄片 2.照片、幻燈片、剪報、海報 3.法國和台灣相關人士的訪談 4.請演員和用木偶來拍攝模擬李天祿、班任旅和陸珮玉師徒三人的關鍵場景 敘述跨國和跨文化的故事,除了需考慮觀念,習慣和技術系統不同外,原來的構想也會因為拍攝時一些不可預期的因素而無法呈現,但是這些落差的存在也更忠實的紀錄異文化交流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