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鯊-海洋中最大的魚類,牠巨大,牠溫柔,牠的生命,因人類的文化差異與價值觀,而有不同的可能性。台灣曾經是少數獵捕鯨鯊的國家,尤其東部海域有黑潮經過,因此常有鯨鯊誤觸定置網。早期,鯨鯊除了被賣到漁市場,也轉賣到大型水族館,甚至美國內陸的喬治亞水族館,都看上了鯨鯊的商機。也曾經有漁民將鯨鯊養在近岸箱網裡,讓遊客體驗與鯨鯊共游的經驗。
《餘生共游》紀錄片,循著鯨鯊在中西太平洋上的洄遊地圖,一路紀錄鯨鯊從碧藍海洋的自由,到被網圍困,被水族缸幽禁,或成為老饕桌上的餐點,影片呈現現代商業行銷包裝下的另一種生命剝奪,也有鯨鯊帶給人們的深層感動。 再次審視人類利用自然資源的態度,也看到鯨鯊生命面貌的各種可能性,有人視鯨鯊為海洋魚類的守護者,或者被老饕當作尊貴的佳餚,亦或者被作為長期的生財工具,這是人類的價值觀選擇。但環境生態、自然資源能否永續,就必須仰賴當代人的智慧與決心。
出生於台灣彰化伸港,1980年代開始以影像記錄台灣自然風貌,10年後他驚覺只拍攝「美麗」是不夠的,便開啟了台灣環境調查紀錄近四十年來的歷程;曾任財訊攝影編輯,電視節目攝影、編導,1998年進入公視新聞部服務至今,已累積34部環境紀錄片、30多萬張環境紀錄圖像、超過50萬字的台灣田野調查檔案,並先後入選與獲得國內外許多影展等重要獎項 。 他的足跡遍及台灣與週邊島嶼各個角落,以及地球三大洋、北極圈、南極洲、亞洲屋脊等,每一部影片皆經過長期的田野調查、追蹤與深度探討,不僅能在時間縱深裡看見環境的巨大變遷,更誠懇反思人與自然共處的現況。
重要作品年表:
2004年《獼猴列傳》Biographies of the Macaques
2010年《森之歌》Song of the Forest
2010年《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Formosa&Formosa
2011年《退潮》Ebb and Flow
2014年《餘生共游》Dive With You
2016年《海》Ocean
2018年《前進》The Age of Awakening
2019年《神殿》Sacred Forest
2022年《海之岸》Sea Sp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