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澄澄的稻穗,隨風搖曳著,割稻機開入田中,準備收成,這是農民最期待的時刻。一直以來,土地是財富的象徵,人們相信只要辛勤灌溉耕作,土地就會給予甜美的回報,但是當灌溉的水不再清澈,土地給予的不再是養分,生長出來的稻子,開始吸收著污染的毒素,於是鎘米、鉻米等紛紛出現。
台灣農地面積83萬公頃,超過國土總面積的五分之一,這些土地具有糧食生產、水分涵養、生態平衡和國土保安的功能。但是,近三、四十年來,台灣農地已經因為都市計畫、區段徵收、工業區與科技園區興建,或農舍與房地產炒作而逐年減少,因受到污染或休耕的農地面積也持續增加,糧食自給率已經亮起紅燈,而我們仍然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地繼續離農、棄農、甚至滅農?一旦農地出現危機,會只是農民的問題嗎?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生存賴以為生的食物、水分、生活環境,還能安在嗎?
出生於台灣彰化伸港,1980年代開始以影像記錄台灣自然風貌,10年後他驚覺只拍攝「美麗」是不夠的,便開啟了台灣環境調查紀錄近四十年來的歷程;曾任財訊攝影編輯,電視節目攝影、編導,1998年進入公視新聞部服務至今,已累積34部環境紀錄片、30多萬張環境紀錄圖像、超過50萬字的台灣田野調查檔案,並先後入選與獲得國內外許多影展等重要獎項 。 他的足跡遍及台灣與週邊島嶼各個角落,以及地球三大洋、北極圈、南極洲、亞洲屋脊等,每一部影片皆經過長期的田野調查、追蹤與深度探討,不僅能在時間縱深裡看見環境的巨大變遷,更誠懇反思人與自然共處的現況。
重要作品年表:
2004年《獼猴列傳》Biographies of the Macaques
2010年《森之歌》Song of the Forest
2010年《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Formosa&Formosa
2011年《退潮》Ebb and Flow
2014年《餘生共游》Dive With You
2016年《海》Ocean
2018年《前進》The Age of Awakening
2019年《神殿》Sacred Forest
2022年《海之岸》Sea Sp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