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漂流到金樽

56 min2003
從事藝術創作的原住民,對自己生長的部落卻總有種莫名的距離,反倒喜至他族作客。若將這些人集合起來,因其具有某種共識,可稱之為「意識部落」。 意識部落裡,十幾族聚集,不論來自高山或河邊,只要到了金樽海邊,都要適應沒水沒電的克難、極簡生活。這對藝術工作者有何影響?不同族群、文化者一起工作,將是何種景象?以前原住民辦活動均由政府主導,尤其跨族群大型活動,總是特別無聊、無意義,因為多是漢人活動的點綴、熱身或複製,從來不見原住民的主體性。這次「意識部落」自發性的選擇到金樽生活、創作,不需政府任何補助,又會出現什麼樣的成果?
播出時間:2003/4/3
dfb29dee38ff35f77051083af0491ef3.jpg

Mayaw Biho

Mayaw Biho,Pangcah人,出生於花蓮織羅部落。從小在部落成長,直到高中後才離開,1999年獲亞洲文化基金會贊助前往美國紐約短期進修。大學時期即開始拍攝《我們的名字叫春日》、《如是生活,如是Pangcah》、《天堂小孩》、《季‧拉黑子》等紀錄片作品。畢業後,曾拍攝公共電視《原住民新聞雜誌》、《我們的島》、超視《生命告白》等電視紀錄影片。現為獨立紀錄片工作者,累積紀錄片作品超過三十部,包括《親愛的米酒,妳被我打敗了》、《國家共匪─美麗的錯誤》、《心中的土地─目擊者田春綢》、《揹起玉山最高峰》等。除長期大量紀錄原住民影像外,亦投入第一民族人名和地名復名運動。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