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電影
Taiwan Black Movies
1979年,《錯誤的第一步》掀起台灣社會寫實片的狂潮,一時之間,誤入歧途的罪犯與含恨復仇的女人攻佔全台戲院,觀眾們血脈賁張,影評人破口大罵。2005年,這些被遺忘的電影重出江湖,揭露它們與時代之間的身世謎團。原來,聲嘶力竭的影像,淒厲恐怖的聲音,都是現實裡被壓抑的陰暗,無處可去,只好躲進電影裡,才染黑了銀幕。 本片重新搜羅並分析目前僅存可見的黑電影,將這些驚人的畫面與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政治社會事件相對照,發現兩者之間有著奇異的相似,原來在現實社會裡被壓抑的情緒,不能說的話語,皆化為一幕幕聲嘶力竭的影像,從黑電影的底片中顯影出來…
導演的話:1979到1983年,仍然在戒嚴的年代裡,卻有一批「台灣黑電影」,以社會寫實之名,大膽地描寫犯罪、肉慾與復仇,瞬間攻佔全台戲院,席捲驚人的票房,引起黑白兩道的側目。這些黑電影像是一場夢境還是傳染病,在混沌未明的期內密集地出現,又在新的時代來臨前迅速地消失,曾經有那麼多看過黑電影的人,卻沒有人想討論,也沒有人覺得可惜。 二十多年過去了,這些堪稱台灣電影裡最暴烈血腥的影片,在電影史長久輕視與鄙視下,漸漸被遺忘。今天還記得黑電影的人裡,有人說,那是商業邏輯的簡單操作,用過即棄,沒什麼好深究的,也有人說,那是台灣電影工業衰敗的起點,是「台灣新電影」黎明之前最深最深的黑暗。
- 2005台北電影節
- 2005東京國際電影節
- 2005金馬獎_最佳紀錄長片入圍
- 2006比利時獨立國際影展_觀摩單元入圍
- 2006荷蘭鹿特丹影展_Regained單元入圍
侯季然
現職為紀錄片導演。國立政治大廣電研究所畢業。曾任「台灣電影資料庫」專任研究助理,創作範圍包括文字、攝影與錄像,作品性格偏向抒情與實驗,常與時間與記憶相關,個人風格強烈。影評及散文作品散見《小電影主義》電子報及各大報章雜誌,個人專欄《我口袋裡的電影》於文建會台灣電影筆記網站。其它影像作品有:《三個人的十一片台北》、《星塵15749001》(獲台北電影節市民影展百萬首獎)、《疫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