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對話

Dialogue among Tribes

61 min2018

1987 年,結束戒嚴時期的台灣社會,正面臨經濟與社會的巨變。這個時期的原住民族,經歷著往都市遷移與勞動的脈絡。我的父親,阿美族人潘明富 (Du-Ya),年少即離開部落到台北當建築工人。在退伍、 結婚之後,回到家鄉豐濱開始從事捕魚工作。為了負擔家計,潘明富數度離鄉背井,遷移勞動。   

同是兒時玩伴的噶瑪蘭族藝術家杜瓦克 (Duwake),在離開台北工地,返鄉後卻發現部落傳統魚簍工藝的斷層,進而選擇回鄉擔負起復興魚簍的重任,將魚簍創作成一件又一件的藝術作品。

山另一頭的呼喚,是象鼻部落首位引進甜柿的田阿成 (Lai-Sa-Gai-Nu),他用族語講述遠古泰雅族遷移的神話,但是一提起早期部落青壯年流失到梨山打工的經驗,他跟妻子不禁流露出一陣黯然。   

三個人,三個各自發展又交織的生命歷程。他們擁有共同被生活迫使離開家鄉的嘆息;但他們並不畏命運安排,留在都市,背棄家鄉。最珍貴的是,在那個原住民族不被重視的時代裡,他們同樣正視自己的身分認同及價值。

播出時間:2018/4/5
潘志偉Pan-Zhiwei導演照片2-675x675.jpg

潘志偉 A-Deng

潘志偉 (A-Deng),1988 年生於花蓮豐濱,阿美族人。2011 年以南迴鐵路拍攝而成的劇情短片《情書》入圍高雄電影節國際競賽類、國際學生金獅獎。2016 年以《我叫慕谷思?阿鄧》榮獲第七屆台灣原住民文學獎小說類第二名。作品有《電影人電影夢》獲公共電視紀錄觀點補助,《部落|對話》獲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紀錄片類補助、入選「部落電影院」放映。《偷車賊》獲屏東國際旅遊電影節首獎,《阿狗》獲金甘蔗影展-最佳導演。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