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e9afae261838cda76bba6aedd2bd896.jpg

黃庭輔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畢業。曾任映像觀念工作室擔任攝影助理,1988年開始從事影像工作,以嘗試紀錄片型式的多樣性與可能性為追求目標,人類存在的處境一直是黃庭輔探索的主題。代表作品有:《指月記》、《黃屋手記》、《島》...等。

歷年作品

作品年份作品名稱獲獎經歷
2017 《不在》
2014 《4891》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_台灣競賽
2012 《島》 台北電影節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_國際短片競賽
2000 《流離島影系列--03:04》 瑞士尼翁真實國際紀錄片影展_國際競賽韓國全州國際影展_觀摩山形國際紀錄片雙年展_亞洲單元觀摩西班牙巴塞隆那國際影展西班牙馬德里藝術電影節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_觀摩韓國釜山短片影展_觀摩

全部作品 ( 4 )

d0a303e4a3e94e0f94b250351d102531.jpg

流離島影系列--03:04

沒有期待的期待;一台撞球的碰響、一串電視節目的跳接、一碗泡麵的輕煙、一班公車的窗影、一件迷彩服的陽光、一刻鐘的假寐、一張百元電話卡的蜜語。老人等待一副好棺材、小孩等待快快脫離島嶼、阿兵哥數著饅頭等待退伍、老兵等待發薪再來預支老米酒、小狗徘徊門檻等待阿婆溫慈的眼神、而老闆娘等待股票漲停板、老師等待無憂的退休金、小鳥等待不再有的高粱穗;樹等待風、風等待石、石等待歸人,而我,等待電影的結束。導演的話:不知應用什麼樣的心情來形容這養育我的島嶼—金門,一個不算小亦不算遠的小島。小時生活的空間只有金城的那幾條街,感覺這島還有許許多多的未知,等待長大去探索與認識。但是在13歲時全家乘著登陸艇離開故里,一去又是八年。直到當兵時於金門服役一年,又重新記憶起故鄉的一切,只是兵種與年齡層有些改變,38年來的老胡變成義務役,醉臥馬路的阿兵哥不見了,多了常常全島演習的逃兵。不過在金門當兵算是幸福的;四處是服務阿兵哥的行業、小吃店、洗衣舖、撞球室、澡堂、戲院、冰果室、831茶室等等。綠色雄兵滿坑滿谷,金門人亦至錢多至台灣置產,但好景不常,經兩岸和解氣氛濃厚後,阿兵哥轉進台灣、老百姓出走金門,田園荒蕪、鳥虫興起,人老的老、小的小,房子關的關、倒的倒,人事已非,已今非昔比。 再回金門已是40歲中年,那種荒漠和孤寂感震懾著我,如一位過客非歸人,那種不知何事可作、何處可去的苦境。這是我的故鄉,當我第一次拿起攝影機為你讚美時,見到的卻是你被遺棄的臉,蕭條如一座死城。例如記錄的五百見方的小村,2/3無人居住,1/2房子已毀,人口不到100人,路上只有狗無神的躺著。而順天商店是唯一有生機的地方,像此時金門人共同的心靈寫照。不是寫老百姓、阿兵哥無聊單調的日子,而是生命的現況。 二台電視、一檯撞球、二張桌子、六張長條木凳、二瓶辣椒、一具公共電話,還有一隻圍繞著店門口的狗。村內幾戶人家每天固定來此交換新聞,阿兵哥來此吃炒飯、泡麵加蛋、水餃、飲料;看電視、傻笑、發呆、睡覺,出去洽公、放假、收假都會先來此歇歇腳、摸摸魚,等待某時某刻的到來,金門一個滿是木麻黃與綠色寂寞的地方,懷著無言與傷慟的心情紀錄著,沒有言語,只有噪音;沒有劇情,只有片段,雖然只有16分鐘,但我的心情如此沉重與恐懼,那個島,想回不知如何回的島嶼,而這部片是不敢讓島民看到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