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部曲(苦)
YOUTH(Hard Times)

王兵導演的《青春》三部曲紀錄片聚焦於距離上海150公里的湖州市東部的服裝產業聚集地——織里,此處遍布著中小型服裝企業和童裝工廠,服裝產業鏈吸引了安徽、河南以及長江中上游農村地區的年 輕勞工不斷湧入,工人們的私人生活與工作場域都集中在同一棟小樓中,也在密集的勞動中發展出友誼、戀愛等不同關係。

《青春()》為此系列紀錄片之第二部曲,隨著季節變化,事件發展越來越戲劇化。付雲因工作不斷出錯遭到同事嘲笑; 徐萬祥則因找不到自己的帳本,結果老闆拒絕付薪資給他;而胡思文憶起了會遇警察暴力對待、遭到監禁的往事。

不僅如此,工人們亦目睹一名負債累累的老闆毆打供應商,還有老闆捲款潜逃,這群勞工們發現自己孤立無援,辛勤勞動卻一無所獲。在經歷一番艱辛的談判後,工人們終於返家過年...

★入圍第61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2024盧卡諾影展「特別提及、費比西影評人獎、青少年評審團環保獎
2024巴利亞多利德國際電影節 Time of History -大獎。
2024多倫多國際影展官方入選
2024紐約影展|官方入選
2024釜山國際影展|入圍ICONS單元

「《青春()》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呈現了時間的流逝,尖銳並有目的性,較前作在鏡頭的選擇上更具驚喜感。細膩的敘事技巧引出了精心鋪排的高潮,展現中國年輕勞工試圖突破工廠禁錮的掙扎。」
--- Variety《綜藝雜誌》


「在人性與嚴謹觀察間取得平衡,對事件做了更直率但精準的描述。在更長的敘事中關注特定人物的痛苦,而這些人的最終命運留下了悲觀的餘韻。」
--- David Katz,英國電影協會(BFI)

「這部作品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只是因為它是王兵《青春》三部曲中恰如其分的痛苦高潮,更是因為它充滿了令人心碎也讓人信服的細節。」
---Simon Abrams,影評人

「以一種既黑暗又光明的矛盾方式, 展現了王兵對勞動與人性的觀點」
--- Katarina Docalovich, Paste

「《青春()》著重刻畫規模經濟裡資方與政府不見光的陰暗面, 有年輕 人, 也有社會人的勞動身影。在情境各異的勞資衝突中, 被攝者偶爾訴苦、拍 攝者偶爾提問, 好似存在著一種微妙的陪伴 夥伴關係。」
--- 彼得吳,《釀電影》
 

1761186529663王兵

王兵,中國獨立創作導演、編劇、製作人、攝影師,先後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攝影系、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2017年起定居法國巴黎。

2003 ,王兵執導的個人首部系列紀錄片《鐵西區》,獲得第8屆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弗拉哈蒂大獎」。
2007年,他執導的紀錄片《和鳳鳴》獲得第10屆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弗拉哈蒂大獎」。
2012 年,兒童題材紀錄片《三姊妹》獲得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獎。
2016年,王兵自編自導的紀錄片《苦錢》,入圍第7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獎最佳影片獎,並憑藉該片獲得第7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編劇獎。
2017年,紀錄片《方繡英》獲得第 70屆盧卡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豹獎。2018年,執導的紀錄片《死靈魂》入圍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
2023 ,紀錄片《青春()》和《黑衣人》分別入圍第7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和特別展映單元,同年《青春()》擒下第60屆金 馬獎最佳紀錄片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