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常常上演「你罹患了癌症,只剩三個月的生命」,但在現實生活中,癌症病患要與病魔纏鬥的時間往往超過一般大眾所想像。在這場耗費時間、金錢、體力的戰役中,有誰願意全程陪伴癌末病人?又有誰願意回過頭來聽聽病患家屬的需求?
台灣是第十八個設立安寧療護機構的國家,安寧療護服務的目的是為癌症末期、重症等病人及家屬提供專業服務,陪伴其接受臨終事實,減輕或消除病人的身體疼痛、不適應症或心理壓力,陪伴病人安詳走完人生最後一程,並讓家屬敢於面對病人死亡。
然而,因為大多數的台灣人對於談論死亡非常的忌諱,並且認為轉去「安寧病房」就是等於「等死」,造成了「安寧照護」推廣上的困難。有的家屬根本不讓病患得知他是罹患癌症,導致病患一直到過世,都還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甚至有病患家屬挑明了說「安寧醫療團隊是死刑宣判官,會帶來霉氣,請不要過來我們這裡」。其中受訪者黃曉峰醫師就表示:「首先就要跟醫院的醫療單位進行安寧療護的推廣,因為醫生很怕讓病人以及家屬失望,把病人轉去安寧單位,好像是提前宣告死期」。另外一位血液腫瘤科韋至信醫師也認為:「台灣的醫療觀念一直是希望能戰勝死亡,但醫護人員的天職應該是盡力去緩解病人的痛苦。」然而,這樣的醫療觀念是否挑戰了台灣醫療體系的價值觀?對於癌末(重症)病人來說是否必須在「活下去」或是「有尊嚴的走」的兩端抉擇、拔河?
有病患家屬表示,父親剛住院的時候,家人還可以冷靜的討論如果真有那麼一天的話,要讓爸爸好好的走,但真的等到急救時,醫生一插管大家都慌了,就這樣讓父親插管七天,沒辦法好好講話、受到折磨。其實死亡本來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因為醫療的進步卻讓死亡變得好像有點違反自然,導致許多病人身上插滿管子在加護病房辛苦的離開人世。如果說「死亡」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結局,那麼每個人應該都要有機會在那之前說聲我愛你。
台灣的醫療水準技術是世界等級的,但台灣的癌症醫療觀念,是不是有值得討論的空間?紀錄觀點《在那之前我愛你》試著透過導演的紀錄與觀察,與觀眾一同辯證死亡與尊嚴。
導演的話:二十年前,父親無法忍受身上插滿為生的管子,也不願孤獨地待在冰冷的加護病房,他任性、憤怒的希望放掉所有維繫他活下去的可能,因為過於恐懼的我,只能躲著醫院遠遠的希望他還有出院的可能,當然最後並無法如願,而我也只能把自己失去親人的傷痛不斷怪罪在冷酷的醫療世界之中。二十年後,我開始試著在安寧病房中找出生命與醫療拔河的答案。能夠不帶著成見與恐懼踏進安寧病房,是這一年多來自己給自己最大的禮物。「醫護人員、醫療科技並無法主宰人們的生命長短,反而是死亡本身對我們自身的考驗。」腫瘤安寧病房的醫生對我這麼說著,看似理所當然、簡而易懂的事情,卻不斷的在每個病房、每個診間、每一顆實驗藥物中,反覆的質問,反覆的辯證。
蔡明珊,1978年出生於台北,定居宜蘭。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所畢業。個人紀錄片作品有《尬阿嬤說的悄悄話》、《愛樂多》、《藍色天空後面》。因為有許多對生命的疑惑,於是不斷透過紀錄片對自己與人們發問,拍攝的主題總離不開對愛與死亡的觀察,因為一直沒有明確的答案,於是在末日來臨前,不能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