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段距離有點遙遠的歲月,斑駁泛黃的記憶,交雜著她們的血淚與青春歡笑...。1966年12月3日,台灣第一,也是全世界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在高雄前鎮成立,輕工業時代正式來臨,台灣的女工史就從這裡展開。十五、六歲的年輕女孩,拎著包袱來到都市,將青春印記在轟轟作響的生產線上,創造驚人的生產力,也帶動了台灣經濟快速發展。四十年過去了,驀然回首,她們究竟在歷史上留下什麼樣的軌跡?有一股清純而微弱的聲音,正娓娓訴說著她們的故事...。 (備註:本片原始長度66分鐘,配合電視播放修改為55分鐘。)
導演的話:台灣人對於自己的歷史,很容易忽視與遺忘。當初為了找回輕工業初期那段國人的共同記憶,埋首在成堆、泛黃的黑白照片,以及被濕氣蝕毀的16釐米檔案影片當中,相當遺憾與感慨這些珍貴影音檔案未被妥善保存,台灣重要的歷史紀錄資料可能因而消失,在那當下,更堅定自己拍攝《她們的故事》的信念。台灣的經濟奇蹟,是靠著很多無名英雄的淚水與汗水堆積而成。經由女工的口述生命史,深深感佩她們為家庭無怨無悔的犧牲奉獻,以及對於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台灣女性堅韌的生命力,以及辛勤勞動的身影,我們不應忽視與遺忘。
美國天普大學電影與多媒體藝術創作碩士,現為紀錄片工作者並任教於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助理教授。1990年代曾擔任報社記者,主跑勞工、環保等路線,長期以來相當關注勞工、環保與人權議題。因受到美國女工紀錄片《The Life and Time - Rosie the Riveter》的感召,2005年自美歸國後,即規畫拍攝以加工區女工為對象的紀錄片,前製作業初期缺乏經費與相關資源之支持,遭遇瓶頸,後於2006年及2007年分別獲得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與財團法人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逾時兩年半拍攝完成影片。《男人的遠洋》、《誰在山上唱歌》、《我們這一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