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韓國釜山華僑中學畢業後,我來台求學。告別南朝鮮,告別釜山港,告別人生那一站。對於生長之地,我始終懷抱錯綜的情感,熟如故國,卻又冷如異鄉。剛來台時,因為濃濃的口音,我被當成「韓國人」,後來口音漸被同化,又被視為「外省人」。每年雙十,總有大批僑胞「返」國參加雙十慶典,今年國慶,不知該說「去」釜山?還是「回」釜山?名為參加國慶,我總期待能在這普天同慶的日子裡,能與多年不見的老友趁機開個同學會。20年來大家形貌已變,但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的,是永恆不變的情誼。
導演的話:韓華不見了﹗我唸書的時候,釜山華僑中學還有八百多個學生,如今僅剩約一百六十人,往年熱鬧滾滾的國慶表演活動,現在變得冷冷清清,表演的人比看的人多。在韓國政府的處處設限下,早年華僑經營的大企業都落到韓國人手中,能作的行業多半是餐館,程度較好的人學當中醫,但因僑校素質越來越差,現在也逐漸為韓國人所取代,為了後代的將來著想,許多人不是將孩子送到韓國學校,就是乾脆離開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