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紀錄片都是拍攝家族故事,拍攝者都在拍攝過程尋找自己,把自己的靈魂一片一片的蒐集拼圖。家的故事,永遠說不完,每個家族故事,都讓人從中窺視到,一點點自己家族的影子;被觸動到那一點點戚戚然的脆弱。
片子開始,導演周尚廷家族在清明節掃墓。會聚在一起祭祖的都是家人吧。他們分享共同的血脈,也分享共同的命運,「阿伯說,家裡的男人都會出走,而且活不過某個歲數。」
但是,導演就是跟家人疏離無法融入,他總搞不清楚墳墓裡面的「家人」到底是誰。他對台語總是有聽沒有懂,而爸爸的中文卻不太流暢。語言的斷裂,讓導演跟爸爸像兩條平行線,讓導演跟叔伯親戚,像認識的陌生人。但是在同樣的家庭長大,弟弟卻是那麼的接地氣的生活著,養兒育女,到印度買布下單訂製衣服,和老婆擺攤賺錢,和爸爸一起去拆除房子…。
於是,他早早離了家,在陌生的台北搬了十幾次家。即使羨慕弟弟和爸爸那樣對生命認真而執著的生活,導演卻選擇了躲在觀景窗後面看世間的生活方式。
當爸爸生病倒下時,媽媽和弟弟都希望作為哥哥的導演可以一起承接爸爸拆房子裝潢的生意,弟弟認為擺攤和拍片,都是自由度很高的工作,可以擠出時間來鞏固爸爸的生意,但是拍片的哥哥直白地表態:不要。
家人彼此之間的權利義務究竟應該如何?沒想過要結婚的導演要結婚了,他得回去祭祖,跟親戚合照,一臉的靦腆。然後夫妻倆迎來了產檢超音波雀躍的跳動聲音,一個新的「家」就要成形了,要怎麼詮釋演繹這個「家」呢?導演的人生還沒過關的課題,換個面目重新再來。
有一天,這個跳動聲音,就停了。 導演想起的是,護士說的,「就像有些種子就是不會發芽長大」,還是,爸爸清明節在家族墓前說的,「我們終究都要回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