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氣也能賣錢?沒錯!「碳權」(carbon credit)真的可以讓某些國家與企業日進斗金。 「碳權」就是排放二氧化碳的權利,曾經被視為神奇武器,可對抗空氣污染和全球暖化。如今在聯合國的提倡下,成了一種可以用金錢買賣的交易;溫室氣體排放量高的國家,可以向排放量少的國家購買更多碳權,而排放量少的國家,可販賣該權利並獲得收益。此協定在1997年的京都會議通過,原意是為了推動綠色能源,希望降低5%的全球碳排量,結果碳排量卻反而增加四成,碳交易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碳交易協定」讓歐洲製造業出走到沒有二氧化碳排放限制的國家,而這些地方的製造方式比歐洲排放出更多二氧化碳。此外,聯合國發展的「CDM計畫(清潔發展機制)」把環境保護放在以市場為本的機制裡運作,「碳交易」讓環保成了用金錢衡量的標的物。如此龐大的市場,吸引商人成立科技公司或能源公司,專門處理碳資產管理、碳減排項目認證以及碳產品開發等問題,使得「碳交易」從環保議題變成金融專業,又由此延伸出詐欺、洗錢、逃稅等犯罪問題。
20年來世界各國政客以及聯合國高級官員,絞盡腦汁希望地球更綠、更美好,最後不僅溫室氣體排放仍大幅增加,還把事情搞得更大、更複雜,也更激烈。
自 1956 年出生以來一直住在德國漢堡。主修英國語言與文學、政治和教育學。曾擔任廣播電視自由工作者。自1991年起在新聞學院接受進一步培訓,成為 NDR、SWR 和 DER SPIEGEL 的自由電視記者、電影製片人和作家。她是全球環境生態調查研究的專家。代表作品有:《Die Rückkehr der Kohle》、《Giftige Schuhe》、《Abgefackelt – Wie Ölkonzerne unser Klima kille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