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曾經長期的被分成兩個陣營—東方與西方—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資本主義陣營對上蘇聯帶隊的東歐共產主義集團,這兩個集團雖未曾真槍實彈炮火互攻,但高調進行的核武軍備「相互保證毀滅」的競賽,是當時各國人民都相當恐懼的惡夢。
就在世人以為這分歧是永遠不可能有共識的時候,東西方突然休戰了。1986年,蘇聯最後一任總書記米哈伊爾•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丟出「民主化」、「公開性」和「輿論多元化」等口號,五年之後立國69年的蘇聯正式解體,原本15個組成國也恢復了主權地位,這也等於宣布結束冷戰對峙的局面。
而就在1986年戈巴契夫剛提出「多一份民主,就多一分社會主義」的理念的同時,建國剛滿40年的菲律賓趕走了他們連任21年的總統費迪南•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還有他的第一夫人伊美黛•馬可仕(Imelda Marcos),就在總統一家人搭上飛機慌張逃往夏威夷的同時,激動的群眾衝進總統官邸,對著服裝間裡成千上萬的華服與珠寶徒呼負負。流亡夏威夷五年後,1991年也就是蘇聯解體的那一年,伊美黛強勢回歸,不僅他本人蟬連三任國會議員,他的女兒與兒子在菲律賓政壇也是一帆風順,菲律賓人民很神奇的開始懷念起馬可仕的「黃金時期」。
冷戰期間,原本應該誓不兩立的美國與中國,他們的領導人理察•尼克森(Richard Nixon)與毛澤東竟然在1972年會面了。這場「為全體人類和平而來」的行程主要安排者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後來因為調停越戰有功,還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不過,顯然諾貝爾的評委無視季辛吉在智利扶植獨裁者皮諾契的行動,也忽略了他支持巴基斯坦對孟加拉的血腥鎮壓。
1996年,季辛吉也已經72歲,一個年輕的國家以色列選出了他們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理—班傑明•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納坦雅胡因為主張強硬對付巴勒斯坦以及阿拉伯人而贏得選民青睞。有些人卻認為納坦雅胡有部分是踩著前任總理伊扎克•拉賓(Yitzhak Rabin)的死亡上位。這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高材生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也完全學會美國政壇操作媒體這一套,他以享受的姿態出入各大新聞台攝影棚,高談闊論他對恐怖分子的想法。納坦雅胡同時也是以色列史上在位最久的執政者,只是如今這位昨日之星已經成了阿斗,面對多起包含詐欺、背信賄賂等刑事調查,但只要他尚未被起訴,只要他將理念訴諸民粹主義,以色列人民還是可以容忍他道德上的瑕疵,繼續看著他在螢光幕前展現強者的魅力。
2020年,蘇聯瓦解近30年,俄羅斯、菲律賓擁護強人總統,全球面臨極右派崛起、民粹當道,國際組織如歐盟分裂危機…公共電視紀錄觀點八月強檔特輯【風雲世紀 解密強人】帶你看透這些政治強人的曾有的理想以及他們後來的墮落。
除了原定頻道時段,每集播出後七天內都可以在公視影音網免費點選收看,這些強者是英雄還是狂人?留待後世評價。